工廠的方法很多,影響因素也很多,比如企業產品工藝特征、生產模式、以及工廠規模定位等都是影響因素。
主要的物流規劃方法有:
1.工廠整體物流布局的規劃方法
離散型制造企業整體物流布局是以產品BOM和裝配關系為核心的,而流程型制造企業的物流布局則是要建立在產品材料配方及材料物理化學變化過程基礎上。二者核心基礎差異較大,但是在整體物流布局方面仍然有相同的規律可循。
2.生產線的設計方法
新工廠的設計過程中,首先要對生產線現狀進行系統調研診斷,找出當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智能裝備、智能物流的應用,重新規劃設計新的生產線,以實現效率、效益、質量大幅提升的目標。裝配型流水線的改善與設計一般采用“十步漏斗法”,從PQ分析、工藝分析、平衡分析到改善項目挖掘及實施,逐步深入改善流程、工序、工步、動作,改善效果顯著,設計效率高。離散加工型單元線一般采用“之字法”進行設計,與“十步漏斗法”不同的是,需要進行深入的PR分析、設備選型分析以及設備負載分析,然后通過物流強度的測算給出單元線布局方案。兩種方法既可以用于新生產線的設計,也可以用于舊生產線的改善與升級。
3.生產線配送方式的選擇
智能工廠物流規劃的核心是生產線物料配送方式的選擇,這決定了物料取用的方式、物料輸送的方式,進而影響到物料存儲的方式以及物料的分揀配送設施的選擇。
4.智能物流技術的選擇
傳統的物流設備設施,比如常見的行車、叉車、滾筒線、皮帶線、貨架等,多數不能與信息化系統互聯,已經完全不能適應智能化的要求,因而現代智能化物流設備設施的合理選用與設計也是智能工廠規劃的重要內容。常見的智能化物流技術有:
1)自動化輸送系統:
動線參數是依據處理能力和上限參數來決定的,一般箱式的分揀系統寬度是580/620/680/720/780,寬度是由在動線上運輸的貨物的物理尺寸在決定的,重量有關;比如涉及線體的承載能力、電機的功率選型等,一般所選的是2500箱/小時左右,常用的速度是32米/分鐘。
2)自動化立體倉庫:
托盤堆垛機的速度一般在180米/分鐘以下,最高的存取次數可達250次/小時。高度上可做最高30米,一般為24米以下,基本都是24米、21米;多層穿梭車,存取能力可達1000次/小時。
3)AGV分揀機器人:
主要是AGV分揀矩陣,在京東無人倉里應用較多,無人倉的概念是較先進,但這種小黃人矩陣分揀系統的大規模應用的性價比不高,故障率高、后臺調度程序算法復雜;并且這種矩陣型AGV分揀系統是屬于二維碼導航,且有一個瓶頸:AGV小車越多,其處理量反而會下降。
4)自動分揀系統:
滑塊分揀機,用于箱式的分揀,對于包裝是柔性的貨物是不能分揀的;交叉帶分揀,主要用于細分領域,能提供比較多的格口(格口即分揀目的地),運行速度較高,分揀能力可做到20000-40000件,甚至更高;單臺設備一般不會超過30000件……
5)電子標簽系統:
主要用于播種和摘果的揀選,解決分揀錯分率問題,這種的錯分率較低,有效提高分揀效效率;一般電子標簽系統差錯率少于萬分之五,應用電子標簽系統比手工分揀的效率高。
6)密集存儲系統:
前面講過2種,垂直和水平的旋轉庫,垂直的旋轉庫一般單機即可使用,而水平的旋轉庫則需配套使用,其效率比人工要高6-10倍。由于密集存儲系統能夠增加50%左右的存儲密度,其能節省的存儲空間可達50%-60%,目前密集存儲系統在電商倉里用的不多。
7)貨到人系統:
專門指AGV貨到人,馱著貨架移動;還有一個貨到人系統叫在線揀選工作站,一般可達1000件/小時,傳統的揀選中70%的時間用在走路上,30%時間用于揀選,效率低;運用貨到人系統,效率會大大提高。
8)在線機器人分揀系統:
主要問題在于價格比較高,對倉儲行業來講性價比是不高的,效率無法與人工去比;但有一個好處是能夠進行炒作,對自己品牌的高大上形象的塑造有好處,目前在京東和菜鳥出現,其他的電商倉儲里用的很少。